admin
2025-10-05 12:35:18
倚天中的高手不止是单人,还有很多组合,比如武当七侠,四大法王,神箭八雄,四大神僧,等等。
人数一多,就意味着塑造人物的工作量加大。当然,像武当七侠,五散人这种历史上确有其人的情况,是最方便的,直接照搬就行。但那些金庸原创的人物组合,就要费一番脑筋了。
倚天中的人物组合,人数设定合理吗?有个细节证明,崆峒五老人有点多了 记得射雕中江南七怪第一次出场时,金庸花了大幅笔墨给每一个人做了一个文字素描,可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显得与众不同。所以江南七怪从人物塑造的角度来说,是非常成功的。
但这种成功的组合,并不太多。大多数情况,组合只是玩一个人多的噱头,有些人只是有一个不同凡响的名字,剩下的元素都很模糊。比如桃谷六仙,你能分清楚桃根仙和桃叶仙在性格上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吗?
倚天中的人物组合,人数设定合理吗?有个细节证明,崆峒五老人有点多了 具体到倚天时代,像少林四空,四大法王,都是刻画很成功的组合。拿少林四空举例,空见大师慈悲为怀,空闻则虚伪世俗,空智脾气暴躁,空性心思单纯。我们并没有因为四人的身份相似,就无法区分他们;相反,他们每个人的形象都很清晰,都很有辨识度。
不过有些组合金庸就不那么上心了,比如三渡,性格上差别不大,有时我们很难区分渡劫和渡难,经常把他们搞混。但要说最不上心的,也许要属崆峒五老了。
当然,崆峒五老本就是配角中的配角,没什么重要戏份,自然也没必要仔细刻画。但关键是有一个细节证明,金庸不但没仔细写这哥五个,而且还给人一种奇怪的感觉——崆峒五老设计成5个人,有点多了。
这个细节很简单——崆峒五老中,有一老是没有名字的。
倚天中的人物组合,人数设定合理吗?有个细节证明,崆峒五老人有点多了 对组合的刻画不认真倒也无所谓,但至少,既然设计了五个人,总给把名字给人家配完整了吧?但是金庸显然没空这么做。
崆峒五老,老大关能,老二宗维侠,老三唐文亮,老四常敬之,老五?不知道。
不信可以把倚天全书翻个遍,你绝对找不到老五的名字。
而尴尬的是,崆峒五老作为崆峒派的首脑人物,有一老缺个名字。但倚天中还有三个普通的崆峒派弟子出场,金庸居然都给他们安排了名字——圣手伽蓝简捷,开碑手胡豹,以及冯远声。
说句笑话,这三个人,随便拿出一个来安到老五的头上,也不是不可以吧?
倚天中的人物组合,人数设定合理吗?有个细节证明,崆峒五老人有点多了 其实很简单,崆峒五老的5人规模有点过大了,本来这五个人就没什么大本事,也没什么重要的地位和戏份,所以四个人甚至三个人足矣。而金庸硬凑了5个,所以在细节上就更没精力考虑周全了。别说老五了,其他四老,大家能记住几个呢?除了唐文亮还有些骨气之外,其他几人有什么性格上的亮点吗?关能作为老大,连句硬气的台词也没有;宗维侠和常敬之只是古板陈腐的老头子罢了,没有任何令人印象深刻的记忆点。
所以,崆峒五老之所以是五老,也许只因为五老好听,够排场,至于五老是谁,厉不厉害,这都不重要了。即便五老变四老,变三老,也毫无违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