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min
2025-08-13 20:46:22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但中国人吃馒头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战国时期。《事物绀珠》记载“秦昭王作蒸饼”,后世萧子显在《齐书》中亦有言,朝廷规定太庙祭祀时用“面起饼”,即“入酵面中,令松松然也”。“面起饼”可视为中国最早的馒头。
三国时,馒头有了自己正式的名称,谓之“蛮头”。明郎瑛在《七修类稿》记:“馒头本名蛮头,诸葛之征孟获,命以面包肉为人头以祭,谓之‘蛮头’,今讹而为馒头也。”
以汉语「饅頭」爲語源的食物也可見於維吾爾飲食、哈薩克飲食、烏茲別克飲食等,即突厥饅頭。與现今中國不同的是,在這些文化飲食中的「饅頭」均指有餡(一般爲肉餡)的麵點,而在中國有包餡的「饅頭」自宋代後已改稱爲包子[2][3]。
在韓國,만두(即所謂的「饅頭」)既可以作成餃子的模樣(韓語亦稱교자,即「餃子」),亦可以作成包子(韓語亦稱포자,即「包子」)的模樣,而饅頭一詞可以通指二者[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