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admin
admin

2025-06-19 17:56:27

葡萄牙世界杯球员
7589 745

跨入2022年,虽然有的地区如西安、宁波、太康等地受疫情困扰,请相信有政府正确且有力的防控措施及执行,困难的日子很快会过去的。

阳光总在风雨后,“啸出”新年第一声:2022,一起向未来!

迎新不忘旧,今天开始继续“中国收藏史”。

虽然每期都是“一家之言”,但对玩收藏或准备涉足其中的朋友,或许有些帮助。

上期介绍了女娲在中华文明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今天说说女娲“神仙年龄”的问题。

问:女娲的“仙龄”多大?

答:6200岁;

问:依据何在?

答:C14测年法。

上世纪四十年代,美国一位叫威拉得·利比的教授发现,根据动物肢体遗物中碳14的衰变程度可以计算出其大概存在年代,这就是著名的碳十四测年法。

虽然这一成果主要用于古生物化石,但还是在考古界产生巨大影响:利比教授因之荣获诺贝尔化学奖,大约三十多年后,碳十四测年法被引入中国。

夏鼐先生

展开全文

引进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夏鼐先生。

1977年,夏先生利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测定的大量的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数据,写成《碳-14测定年代和中国史前考古学》一文,对中国各地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年代序列作全面、系统的研究,得出相当可靠的结论。

碳十四测年法的引进,使现代人与远古人的“对话”有了科学工具,虽然这个工具的精确度以百年为单位。

1984年,山西省临汾市吉县人祖山的娲皇宫遭到人为破坏,考古工作者就在女娲塑像下发现一幅装在木盒子中包着黄绸子的遗骨。

木盒子上记载:“大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天火烧了金山寺,皇帝遗骨流在此,十六年上梁立木……皇帝遗骨先人流下”。明代人的墨书记载把该人骨称为“皇帝遗骨”。

正德皇帝是谁?

这具“皇帝遗骨”到底会是谁的?请看下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